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2-05 来源:本站
这是我们班上周末周记的主题。
定这个主题的原因是因为那天一位老师到我们班试上公开课,上完课后她惋惜地说:“哎,唯一的遗憾是学生不爱举手,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为什么不举手呢?”旁边的老师安慰说:“到高年级了,小孩都这样。”“长大啦,害羞了呗。”果真如此吗?回想自己上课的情形,发现班里举手的人的确很少,一般就那几个比较活跃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曾用各种方式激励过大家,比如:给爱发言的学生加星、发短信给家长进行表扬等。可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想到了通过周记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心理。
打开一本本周记本,孩子们的话映入眼帘:
“我不敢举手发言,是担心自己说错了会被同学们笑话……”
“我身边的男同学老是会重复我的话,我有些不好意思……”
“我还没想好,等我想好后,老师就叫别人了。”
“我是从三年级时变得不爱举手的。因为我在那位老师的课上发言,结果答案错了被老师骂了一顿,以后上课就再也不敢举手了……”
“和好同学一起读书,我感到很有压力,所以我不想举手……”
“手举了,但老师没喊我,我有些生气就不想再举手了。”
以上是一些不爱发言的孩子的心声。我一边看着孩子们的周记,一边在心里归纳着:最多的理由是胆小,主要怕被老师批评和同学们笑话。其次是答案没有想好,没有组织好语言。再次是举手没被喊到所以有些泄气。
然而,和这些长期沉默的孩子相比,那些爱发言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则截然不同:
“我喜欢发言。那天我发言了,老师让同学们给我鼓掌,我心里骄傲极了,从此我就爱上了发言。”
“我爱举手。每次老师点名读书的时候,我都举手。因为我认为读书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而且在别人评价我时可以纠正自己的不足,那么下次读书就可以读得更棒了!”
“别人不敢举手,可是我敢。因为别人怕举手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们会笑话,我却不这么想。即使答案错了,老师一讲我就记得更牢,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何况,老师都是在鼓励我们的呀……”
“我喜欢举手。因为积极发言可以让老师更加注意你。平时提问的时候,老师就会习惯性地看看你。这样有利于你更加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你老是不举手,老师就会忘记你。就算有时也举手了,但老师也不一定就会在意的……”
批改完孩子们的周记本,我不禁沉思起来,我该怎么让那些孩子开口、怎么让他们大大方方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呢?作为老师,我能做些什么呢?看着面前被分成两队的周记本,我不禁豁然开朗。看哪,爱举手的同学,他们所说的理由不就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最好的说服和教育吗?为此,我这样计划着:
首先,我可以成立一个“发言交流会”。让那些爱发言的孩子到讲台上介绍一些经验。其余同学谈谈收获和体会。
其次,我还可以组成“1+1发言鼓励组”。让爱发言的同学和不爱发言的同学结成小组,互相督促。每一节下课后,及时点评。评价时只许说优点和激励的话。表现好的可以由对方加星。
最后,需要我做的是,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问题设计要简洁而又明了。同时更要有耐心,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对于那些举一次手没有被喊到就容易放弃的同学我要单独找他谈心。告诉他,课堂是大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能因为一次没被喊到就轻易放弃。
我想,所有的措施归根结底应该是:我一定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同学,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慷慨地给予赞美,从而给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是的,孩子是小草,需要雨露来滋润,所以,我要成为和风与细雨。孩子是小鸟,需要晴空来翱翔,因此,我要成为灿烂的阳光。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的滋养,作为老师,我要用爱教给他们勇敢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