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0-15 来源:本站
2021年10月14日是九九重阳佳节,颐小的数学老师们齐聚名师工作室,参与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本周主题是《一课一题,助推高阶思维培养》的集体备课研讨,以“登高”的姿态实现教师的向上生长。
首先,吴主任对于集团红枫杯赛课选拔工作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三位的选手的踏实进取精神,同时强调“每一节数学课,教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念进入课堂,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能有课堂的精彩”。对于学校即将承担的两次展示活动,进行相关任务分配,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认真锤炼课堂基本功,争取专业发展上的突破。
接下来,各年级组的老师们按吴主任的要求,对落实“双减”政策,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作业设计要求展开研讨:
一年级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就“每日一题”的内容和开展形式展开讨论。重点探讨为一年级的孩子们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练习;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间给学生们练习更合适。
二年级组围绕第三单元表内乘法的部分展开了讨论,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的含义,1~6的乘法口诀,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根据乘法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工作原因,三年级组只有一位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但是这并未影响到三年级老师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戴老师正在认真研究即将要上的新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在教学时可以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经历由具体实物某个面的"边线长”到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抽象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连步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为戴老师的认真点赞。
四年级集体备课内容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三位老师共同一起备课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每次备5个课时,备课组长主讲,聂老师根据教案和教材进行修改。接着讨论了即将开展的“数学与生活”评选活动,潘老师提出自己建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素材。最后,三位老师对下周学习内容和练习设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五年级围绕下周即将开展的校本研修课《小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激烈的研讨。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形成计算技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掌握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形成计算技能的基础。此外,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本身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如此认真的态度,大家都对五年级下周的校本研修课充满了期待。
六年老师们特别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进行了集中研讨,老师们提出要圈画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这种训练要贯穿每一节课当中,另外还要区别分数中表示分率和具体量的不同,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有如此优秀的同行者,如此温暖的团队,相信我们颐小的老师们一定会越走越远,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