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我在拉小这五天(一)

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2-05      来源:本站

——听伍老师指导语文教学题记:五天有多长?说它短,以每天11小时(早7:00到拉小,晚6:00离开校园)计算,不过55个小时而已。鲁迅先生曾说弹指三十六年,这55个小时真的不值一提。然而,这五天中却有许多值得记忆、值得用文字去留念的,这些将是永远…… “安排质疑的环节很好。但要明确这个环节一定要有用,没有用,走过场的教学不要。”这是伍老师在为一位刚上过三年级《雪儿》一课的实习生指导。虽说是指导实习生,但指导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语文教学的智慧也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在第一课时概括课文环节不要强求学生一下子捕捉信息很准,只要能够整体感知就可以了。虽说是整体感知,但作为老师,你心中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是三点:一是说清楚了没有?二是说完整了没有?三是要说简洁。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聆听学生的答案,并及时根据学情进行调控。第一要求让学生说清楚。当这个目标达到了就可以让他尽量说完整。当学生说得比较完整时,你要及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关键词。这可不是白写的,这就是指导学生说简洁的拐杖、抓手。”听伍老师指导得这样细致,在深深折服的同时,我也忍不住抛出了自己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解课文时,我发现拉小的孩子都很会说,老师一个问题下去,学生就能够滔滔不绝地回应。可是,我们那儿的许多学生不能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想请伍老师把您的好办法教教我。”“其实也没什么高招,就是抓关键词进行品词析句。”“我们也抓关键词啊。可学生要么不发言,即使有几个发言的小朋友也就一个一个词儿往外蹦,让他说个句子都比较难。”“嗯……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解决……”伍老师略一思忖开了口:“当你的问题抛出后,往往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很重要。你一定要注意指导好这第一个。”伍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比如《雪儿》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般的问法是:‘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很快能说出来‘孤独’‘孤单’等。这是正确的。但绝对不够。因为后面的学生都在看第一个学生的回答。所以,老师对于第一个学生的反应最重要。假如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一个词。老师一定要追问一句‘孤独是你的感受,能把你的理由说说吗?’学生肯定会回到文本找答案。等学生说完了,老师一定要再小结一句:刚才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有观点有理由,就这样来,谁能再说一说?这样小结既是对第一位同学发言的肯定,树立了他的信心,也是对后面学生的暗示。所以第一位回答的学生非常重要,老师的功力要在这时显现。作为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词语表达,因为词语表达最省事。但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伍老师的话深深打动了我。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问答中竟然蕴含了这么多学问。伍老师接着说下去:“只有老师少讲,学生才能多说。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老师越来越退隐,学生越来越张扬。而这就是我们课堂上想要达到的效果……”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从伍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拉萨路小学的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这其中蕴含的智慧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登山的脚步声。从别人的百花园中归来,我不停地追问自己:“我面前的这片土地上我将会把它种成一个什么样的花园?”面对我的小花园,我想我应该给花儿们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像一位慈祥的老园丁一样静等花开。那么,不久的将来,我的花园里也会万紫千红,也会春光满园!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