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推开习作“支架教学”那扇窗

浏览数量:4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7-05      来源:本站

推开习作“支架教学”那扇窗

【养正颐小】推开习作“支架教学”那扇窗

——《语文世界》重点选题暨栖霞区小语十年课改探索与经验分享小记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时节,我们迎来了“推开习作‘支架教学’那扇窗——《语文世界》重点选题暨栖霞区小语十年课改探索与经验分享”活动。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院长杨学民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张谦芬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莫先武教授、《语文世界》编辑部李志远主任、南京市教研室袁源女士、中华附属小学潘文彬校长、金陵中学附属小学刘荃副校长、南京致远外国语学校教科室李响主任。

本次活动包括以下内容:徐苏校长致辞、观看视频《百舸争流千帆渡 春分浩荡马蹄疾》、《心理“过山车”》习作指导课与评改课、专家点评。

在徐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满怀着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同时,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智慧引领。

在短片《百舸争流千帆渡 春分浩荡马蹄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栖霞区小学语文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师发展中心陈道佩老师和周荣婷老师的带领下,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课题,一校一支队”为理念,正扬帆远航。

接下来,刘校和窦仁磊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第一节课,刘校一是创设情境支架。通过五分钟测验一张小试卷,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设计技术支架。范文引路是技术支架最常用的方式,解决的是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将两篇文章对比阅读,帮助学生理解独白、动作和神态对刻画心理的作用。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被调动起来,畅所欲言。第二节课,窦老师构建评价支架,以习作对话卡为评价支架最有力的抓手。引导学生自评、小组评,并且将金句收集成册。学生的评改能力在课上真正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习作评价能力。

 

短暂的休息后,大咖们便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袁源女士认为本次习作课,学生的书面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潘特通过习作教学中的“三个转化”表达了他的独特思考。李特诗兴大发,随即吟诵:“诗文栖云霞,颐和开新花”。对本次习作课的三个支架,非常赞赏。刘特通过《鲁班学艺》,说明学生自悟的重要性。杨教授也提出:打开生活,自由作文。张教授认为将高等院校教育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可以向学科较深较广处行进。

莫教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从三方面展开:“支架教学”能做什么?体现在哪里?解决哪些问题?“支架教学”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体现在素材支架、动机支架、技能支架。课堂上的考试是一个特定任务,成为解决问题的动机。对比阅读则为学生搭建了技能支架。技能支架也是最困难,最核心的。他强调如果辅以其它小支架,学生作文难度则更低。

黄伟教授接过话筒,对栖霞十年课改表示感动,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他认为本堂课展示了怎么写的路径,写得怎么样的路径。同时,他也提出中肯的想法:第一节课中,考试增强了学生的顺从性,结尾可否设置为难题?范文给予模仿支架,增强典型性是否更好?第二节课,评改不等于打分,是否在“改”上再下些功夫?收录金句,不属于评改。

最后,栖霞区教研员陈道佩老师感谢高等院校的专家们高屋建瓴,给予理论上的指导,鼓励栖霞小语人在青草更深处漫溯!

(文/祁晓燕   /张童 周晶 戴嘉艺 祁晓燕)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