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2-05 来源:本站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按照约定,今天是辛主任听我课的日子。上午第二节课,辛主任如约而至。虽然辛主任一再安慰我说,只是学校的例行检查,不要紧张。但我心中仍不免有些忐忑,因为辛主任是一个细心而且很有想法的人。她是我校语文学科的专家,在行家面前展示总会有些不安。
我准备上的是《半截蜡烛》这一课。昨天下午上完课后我在办公室里仔细地研读课文,独立备课。一遍遍的课文读下来,知识点、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等在心中已大致呈现。而后又读参考书进行修正、补充。最后,上网浏览其他教师的教案,对比、增减。教案定好后已是下班时间,我又赶紧做了课件。对照课件,将上课的思路理了一遍。今天课上完了,我想,如果要给自己打打分,我会得多少分呢?我在心中暗想着,思考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
一、得分点:
1.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我知道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有了方向。如此,他们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所以,在本课中我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字词教学能力培养
在书写“半截蜡烛”这个课题时,因为“截”是生字,所以我说:“这是本课的生字,想记住它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们想了一会后,纷纷举手发言。我根据学生们的回答,适时地引导:“嗯,拆字组合是记忆的好方法。”“形近字替换也很巧妙。”……
在区别“绝妙”和“绝密”两个词语时,我引导孩子们复习了两种方法,一是找近义词,二是拆字组词。
如此指导,学生们的记忆将会更加深刻。
(2)课文概括层层铺垫
在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时我采用了两个方法。先让他们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文的基本要素,然后屏幕显示一个填空题,让他们进行填空。由于做了铺垫,所以他们很轻易地完成了。由此,我想到概括课文是需要给学生们搭建平台,将每一个过程进行细化,学生们学的知识才会扎实。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逐步去完成它。
(3)信息提取训练有效
一篇文章有很多的知识点。要让学生们做个有心人就必须训练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听、读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
在同学们介绍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后,我问:“从别人的发言中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同桌交流时你知道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会倾听。
在自读课文之后,我用屏幕显示“文中蜡烛的危机出现了几次?”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
2.注意整合文本资料
在教学中,我用“( )借口( ),结果( )的句式贯穿全文的解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学会对课文进行段落划分,可谓一举两得。
二、失分点:
本次教学我最大的败笔就在于紧张。因为紧张,课堂上我的话变多了。其实,我的语言可以再简练一点。也因为紧张使我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言。有一些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我可以再深入地引导下去。现在想来的确是有些遗憾。
四处得分,一处失分。满分一百的话,那我就给自己打个“80”分吧。呵呵。
分数虽然不重要,但是我想我给自己打打分也算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检视吧。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努力让“缺憾的艺术”少一些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