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2-23 来源:本站
【养正颐小·教学】研读新课标 “数”立新理念
——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新课标学习与作业设计评价研讨活动
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方。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施教能力,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2023年2月23日,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在李云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新课标学习与作业设计评价研讨活动。
首先,李云主任明确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任务,每个年级组认真完成课时作业和单元评价作业,并作好质量分析。紧接着,大家着重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进行交流,每位教师对新课标的方向和理念有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徐雪玲老师针对核心素养的构成和主要表现及其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解读,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徐老师结合具体情况,体系化地进行了分析和理解。
杨莹老师从数学知识的结构化展开讨论,数学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要把握住数学知识的“前世今生”,在关联中看到数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让学生从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
陈欣然老师从体验数学出发进行了分享。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经历数学,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让学生产生数学真有趣、数学真好玩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教学,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多了一份思维的碰撞。
潘欣欣老师从数学思维培养方面进行了分享。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一点要使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针对计算教学这一块,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算理、掌握算法。从整数的加减乘除迁移到小数的加减乘除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掌握计算方法。
黄媛媛老师从数学语言的培养方面进行了解释。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我们要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比如在概念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在计算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算理;在图形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图形的特征。
赵君媛老师从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可以联系教材加入动手操作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发现、去探索。例如在认识线段中,让学生用手拉一拉线、指一指线段在哪里,并从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在操作中学生认识了线段。
林思思老师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面进行了分享。教师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课堂上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学生学习的灵感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闪现出来的。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李云主任做了总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而是要在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涯中都要去关注的点。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定好阶段性的目标,使学生在经历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之后提升思维能力。在这样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老师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则远。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通过本次学习研讨,全体数学教师将继续落实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核心要求,把理论实践于课堂。相信老师们定能带着自己的收获,用主动、细心走好教学的每一步,为孩子们播撒数学知识的种子,凸显核心素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