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8 来源:本站
【养正颐小·教学】携手启航,共绘智慧蓝图
——记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充满智慧与热情的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一次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活动中,各年级组的教师们展开了紧密而深入的研讨。
一年级数学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就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和上课形式展开讨论。重点探讨如何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开展计算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利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会和他人交流、合作,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组老师们本次集体备课中,首先交流了近期的教学情况。第四单元为《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已经有过认识百以内数的经验和相应的计算技能,本单元需要以此为学习基础,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等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发现在找规律练习中,遇到数需要进位的情况,学生容易出错,针对这种现状,老师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多关注学生的操作实践,可以通过拨珠等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易错点。接着,老师们讨论了下一单元《分米和毫米》的内容,这一单元,需要关注实物感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量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年级数学老师们一起研讨了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实际问题。一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分步列式解答实际问题,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清除;另一方面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需要学生更加宏观地把握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把解题思路与相关运算顺序的规定有机结合,其难度显而易见。因此,在教学中因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事理和数量关系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四年级数学组老师一起讨论了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要使学生学会画图描述问题,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选择线段图、示意图等不同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运用策略,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这一单元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挑战性,又有密切的联系。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感悟直观化的思想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五年级组数学老师们对最近正在教学的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的重难点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困惑。教学难点是:根据数的特点灵活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针对以上难点,老师们总结出教学时要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交流,实现方法的多样化,不断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数学组讨论了《确定位置》这一单元的重难点。由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东、东北等8个方向,角的度量和画角,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等,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在这场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实用。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他们将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更加坚定的教育信念,引导学生们走向数学的世界,探索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