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9-19 来源:本站
【养正颐小·教学】以活动为依托,聚焦量感培养
——汪元贵名师工作室•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秋风乍起,凉意渐浓,却挡不住研学热情。2024年9月19日下午,在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名师工作室举行了汪元贵名师工作室和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非常荣幸邀请到栖霞区数学教研员陈新涛老师、迈皋桥中心小学林艳副校长、特级教师汪元贵老师以及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吴学莹校长,为陈欣然老师和黄媛媛老师的区公开课进行指导打磨。
首先,由陈欣然老师执教《认识厘米》。陈老师以问题导入,通过比较围巾长短,使学生意识到测量物品长度时需要统一的标准,产生学习需求。再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1厘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接着陈老师通过用1厘米小棒摆一摆、量一量的活动,带着学生亲历了尺子的生成过程,进而自制出厘米刻度尺。最后通过画一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感知。
接着,由黄媛媛老师执教《认识千克》。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中物品帮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让学生经历充分的体验。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感受一千克,通过估一估、称一称估计一千克,通过变一变、调一调估计几千克,通过想一想、推一推推测几千克,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把1千克这个抽象的质量单位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1千克这个质量计量单位的亲身体验和对事物轻重的感知。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大家交流分享后,栖霞区数学教研员陈新涛老师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认识厘米》这一课中,可以修改活动环节的设置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开放、更加有趣。此外,可以通过录制活动指导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边看边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长度的直观感受。对于《认识千克》一课,陈老师肯定了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并建议在感知1千克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充分的表达和感受;对于“推测几千克”这一活动的开展,建议以更有趣和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再进行推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次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分收获。未来之路,老师们定能依托丰富多层次的体验,助推学生“量感”生长,丰富“量感”体验,促进“量感”核心素养的生成,促进教学质量再登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