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6-30 来源:本站
透视观察,描绘形象—南京市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在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举行
冬深意浓,研路花开。2024年11月28日上午,南京市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观察与描述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二年级)”在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举行。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和分享如何在二年级基于观察与描述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进行教学。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教师有南京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杨健老师、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校长吴学莹、南京市各区科学教研员以及各区科学教师。
本次活动活动分为课例展示、专家讲座和总结点评三个环节。在课堂展示环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彭容莉老师和金陵小学蒋晓妍老师分别执教二年级上册《透明与不透明》和《玩玻璃》。
第一节课《透明与不透明》,彭容莉老师设计观察盒帮助学生判断实验室中不同物体的透明程度,通过比较观察到卡片的清晰程度说明透明情况。通过“观察—记录—表达—评价(OREE)”策略,促进学生细致、准确、清晰地描述,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再回忆生活场景中所用到的不同透明度材料,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透明度材料,将性质与功能建立联系。并为自己设计一个宝盒,选择所需的透明度材料并能说明设计理由,将所学迁移到实际应用。
第二节课《玩玻璃纸》,蒋晓妍老师将本课安排如下几个:第一个活动,学生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狮子图案,借助“观察-记录-表达-评价”OREE 策略,通过画图、口述的方式进行描述,发现每个组看到的图案不一样,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进行猜想可能和玻璃纸有关。第二个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观察白纸,进行概念建构。第三个活动,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对“狮子变小狗”的现象进行解释,强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个活动,预测透过彩色玻璃纸看彩色的字和拼音,会有什么现象,是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思维进阶。最后,应用拓展,电影胶片也有类似的原理,为孩子们埋下种子。
两节课后,南京市栖霞区教研员高伟老师开展了“促进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的主题讲座,高老师提出科学形象思维是以科学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并运用量化研究,对“之前怎么样”进行前测,在进行教学策略支持下的科学教学后,对“效果怎么样”进行后测,经过对样本的分析运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结合质性研究,分析OREE策略对于提升科学形象思维的有效性,指出观察和描述是相互促进的,教学策略的使用是要长期坚持的,低年级学生差异度是很大的。
随后,南京市六合区教研员陈延飞带来了题为“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有序观察与表达”的讲座,陈老师从课标出发,基于观察—记录—表达—评价对课堂进行观察分析,指出通过画图和口述的方式描述看到的现象,利用OREE策略,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表达的机会。 另外也提出在后面活动中,有些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但评价应该与之前使用的评价量表相结合,从而确保评价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宝贵建议。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研室的杨健老师深入剖析了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并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儿童具有原始创造的特质,儿童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儿童具有体验的勇气若采用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训练方法,如引导他们在观察中多运用直觉和感受,先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再逐渐深入细节,这样不仅能提升观察能力,还能强化其对事物整体把握的自然能力。
教无涯,研无止,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对于学生科学形象能力的发展和探索,让科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建构意义过程,彰显科学课程学科育人价值。
图文:施超
审核:居则满
微推:周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