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2-06 来源:本站
【情景再现】
因为担任一个班的语文和品生的两门学科的任课老师,备课、批作业几乎占据了我的所有上课以外的时间,所以有时无暇让每一个孩子的背诵都来我这儿一一地毯式的过关。
背诵这件事,我向来分两种办法执行:一方面要求孩子背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字,另一方面要求孩子在学校里背给组长听,组长再背给课代表听。
结果,某次我无意中获悉:有的组长对组员要求极低,组员只要开口背一两句就挥手示意他已经过关;有的组长以收本子、上厕所为理由拒绝组员背诵。
我真的有些讶然,为学生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借口和理由。
我知道二年级的孩子作业比之前稍多一点,他们或许很想休息一会,或许很想出去溜达一圈……因为他们都还只是孩子,因为听组员背书本不该是他们的分内事。
【临场应变】
没有兴师动众,没有把一位位组长叫来谈话和询问,没有一句指责。我进了教室,在上课前首先宣布每篇要求背诵的课文都必须重新背一遍并且每个学生都直接背给我听。
这样背了几个单元效果很明显:昨天的单元测试中,孩子们的成绩是历次单元测试成绩中的最高一次。
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今天这节语文课是试卷分析,我与孩子们开始闲聊。
“老师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这次测试大多数同学都有提高。”孩子们开心的笑了。
“老师相信大家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最近的重背对于提高成绩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但是,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重新背诵课文吗?而且要求都直接背给老师听。”孩子们有些茫然。
我告诉大家:“因为我发现很多组长都很不负责任。有的组长对组员要求极低,背一两句都算过关;有的组长说自己没时间听组员背诵。”
“今天,戴老师不批评这些组长。因为组员背书这本来就是你们额外的工作。我知道你们平时很忙,要写作业,也要适当进行活动和休息。但是,我想提醒组长们:当初你申请做了组长,你就要履行一个组长的职责,你要对你的组员负责,对老师负责,也要对你的本人的信誉负责。”
我顿了顿,眼神安详地环顾四周,继续说:“老师也要提醒不是组长的同学,你对自己负责了吗?老师要求你背书,你有没有主动,认真的找组长背书呢?上次我们讨论过,目前你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你们的学业,你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了吗?”孩子们安静的听着。
“我看着我们班32名同学,想象你们20年,30年以后的模样。或许有的人会成为老师一样的劳动者,有的人成为手握重权的高官,不管是高官还是普通劳动者,只要心中有正义感或者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就都是一个好公民。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那么你也是一个好公民。”
孩子们的眼神有些疑惑。“老师想起来几个人。一个是刚刚被纪委双规的领导,他对自己的岗位不负责,违规办事,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最终被绳之以法。”
“老师还想起了一个人,他是一个公交司机。他在本班车结束后把车开回公司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可是出于责任心,他用尽了全力将汽车稳稳的靠边停下,而不是任由汽车失控。停好车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失去了知觉。还好,经过医院全力抢救,他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的人,因为他的负责,他避免了一个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比一下一个手握重权的领导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想一想负责与不负责会产生多么不同的后果啊!”
孩子们安静的聆听着。
我不愿意给组长们施加压力,去斥责他们不负责任。但是我希望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都知道负责是多么重要的品德。一个孩子长大后可以不功成名就,但是不可以不对自己负责。尊重自己的信誉,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被大家尊重的公民。
【案例反思】
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它主要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三个方面。如果孩子对责任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家长的事,是老师的事,是其他同学的事,那么前面罗列的问题就在所难免。
面对组长们的玩忽职守,作为一名语文和品生老师,一方面加强他们对语文基本内容的扎实掌握,另一方面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他们明白班干部是为班集体服务的,要把握契机,在同学面前采取不指名道姓的批评,然后在“负责”两字上大做文章,通过例举孩子们熟悉或不熟悉的“负责”与“玩忽职守”的事件引导全班孩子反思:你对自己负责了吗?你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了吗?你对自己的信誉负责了吗?同时,也提醒所有的孩子们,人活在当下,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被大家尊重的好公民。
因此,责任心对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有能动的作用。责任心强,意志力则强;责任心弱,意志力则弱。在培养孩子们意志力的时候,还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一、要提高孩子们对责任的认识。很多小学生之所以没有责任心,首先是对“责任”认识不足。作为老师有必要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学习、劳动、生活等的目的告诉孩子,使其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生存、自我实现、报效祖国等,以端正态度。同时,要逐步培养并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责任意识。老师可以典型的范例、故事和孩子交谈、讨论,使孩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不但享受着别人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且还肩负着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要联系实际,向孩子讲明哪些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尽的责任,怎样才能履行这些责任。
二、要帮助小学生建立责任感。老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讲明年轻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建设祖国的重任;老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增强主体意识,引导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想办法发挥它的作用。恰当评价小学生的负责行为。老师们要及时对孩子的负责行为做出评价,正确引导,使之认识自己在履行责任方面的对或错。
三、要培养小学生的负责行为。这点很重要,主要通过提供和创设各种履行责任的机会来进行培养。例如,就孩子必须对自已居住环境负责,提出整理内务、打扫清洁等目标,看他是否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就孩子学好功课是自己的责任,提出学习要有计划,要认真写作业,要自觉控制学习与娱乐的时间等。老师对孩子履行责任的情况要检查,并要评价。
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只有增强了责任心,才会更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而更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