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2-06 来源:本站
2014年初春,学校安排我们来到拉小学习,能到这样一所名校体验学习,心情既好奇又兴奋。 星期一的早上,我早早地来到了拉小,当时是7.35分,整个校园很干净,操场上鼓号队的小号手们已经在热身了,升旗台上升旗手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这时每间教室里学生们要么在晨读,要么是老师在讲解习题,整个校园井然有序,看不到一丝懈怠。 八点整,拉小的集体晨会开始,主持人是学生,他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升旗手进行自我介绍,升旗结束后寒假实践活动汇报,由四五年级学生和家长合作表演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这种小话剧的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完全由学生来唱主角,说自己实践的故事,最后学校大队部的总结也由学生来完成。这样的晨会提供了多少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啊,心里不禁赞叹拉小的学生,更叹服拉小这样一种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拉小一周,我被这里浓浓的教研氛围所感动。每周二是他们的行政观课,而每周一教师们都要进行集体备课,年级组在一起尽心准备一周的教学任务,虽然早已下班,但教师们仍在钻研,讨论,直到六点多才离开学校。每堂课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又都融入了教师的个人特色。 周二我们有幸参与了观课,这是青年教师车老师的展示课,上的是三年级语文《翻越远方的大山》,虽然车老师刚走上教坛几年,但从她的课堂上已看不出青涩,教学已经游刃有余,对教材把握到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都是拉小对青年教师精心栽培的结果。正如人们常说的一颗种子落在了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是必然的。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在下课时再次得到体现,在听完后,大家没有离开,而是迅速进入办公室,立即评课,课程部伍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精彩发言,并提出宝贵意见,直接指出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老师们正是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磨课中得到迅速成长。 更加幸运的的是周三伍主任又亲自执教了《翻越远方的大山》这一课,这节课让我打开眼界,同样的课文,伍主任把握教材的功力令我们折服,40分钟绝无浪费,抛出问题,直指文章中心,层层剖析,指导品悟,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参与,被潜移默化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高。通过两节课的对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教材是不变的,但教学方法却是灵活的,其中有集体的智慧,更需要教师个体的特色。 在拉小,另一个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小学科的教学,不管是音乐课还是科学课,每节课都按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到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挥,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每堂课都那么充实。而所学的各科知识又相互促进,共同见证了拉小孩子成长的脚印。拉小的孩子们知识面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分享,乐于展示。拉小的孩子们真幸福! 在拉小学习的一周时间里,我们通过听课、课堂观察以及对拉小人文环境的切身感受,收获颇多。精彩的课堂、忙碌的老师、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们以及表现突出的孩子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