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浏览数量:5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3-03      来源:本站

许多教师常常抱怨自己入错了行,不应该做教师,或者说他们已经厌倦了教师这种职业。这些教师中,有的是已经从事教师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有的是刚入职没几年的年轻教师。事实证明,有些人的确不适合做教师,他们从事教育工作,只是为了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有份不错的收入。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我心目中的合格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打心眼里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不觉得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师,大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地超过了责任感。”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才会积极热情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领悟育人的乐趣,才能以从事教育为荣,以从事教育为自豪。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教师代表,都是爱学生、爱教育的典范。

二、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有一位朋友偶尔听我给一名学生做学业问题咨询后,对我说了一句话:“你适合做老师,因为你能够摸透孩子的心理,热情地对待孩子遇到的问题,并耐心地去引导孩子把你所想表达的意思变成学生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所行。”

我看到这样一份资料:从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教师具备的人格修养方面,研究者曾对荣获市级乃至全国荣誉称号的438名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进行测试。研究的结论是:适合做教师的人,特别是做优秀教师的人,最好是那些情绪稳定性高、较少感情用事、性格偏外向、热情老练的人。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与人沟通要有一颗热忱待人的心。教师只有热情开朗、朝气蓬勃,才能善与人处、与人为善,才能如春风一般给学生以温暖和关怀。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极其艰苦细致的工作,耐心细致、沉着冷静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才能诲人不倦,才能以非凡的毅力和反复细致的工作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因此拥有耐心细致、沉着冷静的性格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养。

三、具有诚实友善、温和宽厚的品性

暑假开学初,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聘任级部主任,级部主任聘任学科教师、班主任。一切都按预设方案进行。结果公布后,初三某班的几名学生来找我“谈心”。

“我们要李老师教语文。”学生们说。“你们班主任不是组合了刘老师吗?”我问。

在领导眼里,李老师是个书生味很浓、文静、爱读书、擅长研究、喜欢写作的年轻语文教师;在同事眼里,她是个清高、不懂世故、诚实正直的小姑娘,业务水平一般,教学实绩平平。而刘老师人缘比较好,表达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多次获奖。我询问学生们喜欢李老师的理由。他们说:“她愿意和我们沟通交流,和她相处没有距离感,我们把她当做姐姐。”“她读书很多,经常给我们讲一些精彩的故事。”“她经常把自己发表的文章拿到班里与我们共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喜欢李老师的理由。“刘老师教书是不错,但他只知道抓分数。”“他对学生太凶了,没有学生敢靠近他。”“他没有李老师写的文章多。”……学生们也谈了不喜欢刘老师的原因。

分析学生的观点,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封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的老师,从中概括出作为教师的12种素质,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友善的态度”。

四、要有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

相传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成名以后过于自信、武断,常常自诩能预知人的未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拜访巴尔扎克。她拿出一本封面有些发黄的小学生作文本给他,想让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如何,前途怎样。巴尔扎克仔细地看完作文,问道:“你是这位孩子的母亲、奶奶,还是亲戚?”老太太一直摇头。“那么,恕我直言,这孩子今后出息不大。仅从字迹来看,这孩子显得很迟钝。”巴尔扎克说。老太太似乎大吃一惊:“这是你上学时用的许多作文本中的一本呀!”巴尔扎克想不到自己孩提时代的老师竟然一直珍藏着自己的作文本,不禁羞愧得满脸通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一时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是教师的天职。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教师?

----------------道德情感和人格魅力应重于学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断提高,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青睐。我们注意到,虽然各地在教师招聘中把“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列为招聘的首要条件,但实际却更多地关注求职者的学历、荣誉等看得见的硬性条件,而对于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软性条件却无从考察。教育不像其他行业,不是从业者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胜任的。教育是“良心活”,没有对教育的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是无法真正胜任教师工作的。

据一项面向学生、题为“怎样的老师受欢迎”的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学历对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并无影响,但“上课幽默风趣”、“具有敬业精神”、“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保持微笑,平易近人”、“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等,却成为学生评判一位老师是否受欢迎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师的素质中,情感、心理、态度、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要素比学历、年龄、外表等更加重要。

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自主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可以说,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求职者看重的仅仅是教师职业稳定、假期多、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等,而没有考虑自身条件是不是真的适合从事教育职业。因此,不少人在从事教师职业不长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教育工作,不适合做教师,抱怨自己入错了行。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对教育工作丧失了激情,甚至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出现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的现象,损害了教师和教育的形象。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