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5-03-17 来源:本站
各位家长,各位小朋友:
上午好!欢迎来到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拉萨路分校)。刚才各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观看了我们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也聆听了刘梦莹老师的一节一年级语文课,相信各位家长以及小朋友们对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们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小朋友们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学习,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主要是针对于幼小衔接方面跟各位家长做一个简短的交流。我觉得各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要激发孩子盼望上小学的愿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的原动力。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也常会说: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的孩子,因此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例如: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上学校,这时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还可以这样说“在幼儿园时你表现很棒,所以你就可以上小学了。那里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课堂上老师讲课很生动,要学好多新东西呢! 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当孩子拿着书,缠着家长讲故事时,家长可以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那你就更棒了!”不断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对上小学很期盼。当然我们也会听到在入学之前有些家长是这么教育的:“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的后果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的心理,其实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我们提倡的还是以正面的影响力为主,并且要渗透在每一天。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上学前就要开始准备的。有许多学习习惯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实质上是相通的,您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1)作息习惯:学生上学后,每天的时间安排远比幼儿园来得紧凑,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显得有点紧张。学生7点50到校,上午要上4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休息。所以为了孩子有充足的精力必须早睡早起 , 遵守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吃饭习惯:在幼儿园里除了午饭还有点心,在小学没有点心,因此请您准备一份营养价值较高的早餐。不要让孩子带零食、零花钱和玩具来学校。
(3)如厕习惯:在幼儿园,大小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但小学一般是在课间才能上厕所,而且大小便后的事要自己来做,这里要求家长在家教会孩子,而且要多提醒孩子下课以后要先上厕所再出去玩,养成好习惯。
(4)自己整理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带齐学习用品。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入学以后老师们会对孩子的各项学习习惯进行逐步培养,在这之前我觉得家长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渗透:
① 重学习时间的习惯
根据少儿的生理条件,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在开始学习之前,要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等,学习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学习,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扰孩子,要等学习时段结束后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刚开始从20分钟培养,慢慢地到30分钟、40分钟,达到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训练对于孩子入学后课堂学习的专注度是非常有利的,请各位家长务必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培养。
② 静心倾听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孩子要学会听老师讲,听学生讲,静心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密切注意孩子听的习惯,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不分心,不乱插嘴,有始有终,听完之后让孩子复述故事的内容,既培养了孩子听的习惯,又锻炼了孩子说的能力。
③ 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一定的读书技能,如:按页码翻书,横排版与竖排版的阅读顺序,等等。每个周末尽量带孩子去书店看书,因为在那里有着更大的浓浓的读书氛围,平时在家小读,周末在书店大读,长此以往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定能养成,这个习惯一旦养成,那真的是受益一辈子的事情。
④ 生活中的数感培养。
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可以训练孩子的一些数感。让孩子拿筷子时可以训练孩子,学习单数,双数;打扑克牌让孩子比数的大小,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加减运算,到超市让他们付钱,让其认识人民币。女儿小的时候,晚上我俩睡在床上,看见窗户一个一个小方格,我就让其数有多少个正方形,尝试与她一起发现等,其实生活中学习知识无处不在。
1. 在家里为孩子布置好学习的小天地,重在安静、整洁。一是书桌、书柜。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二是为孩子选择好台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炽灯;15-25瓦,左侧取光,灯臂可调整,灯罩将灯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开关安全、方便;三是学具的准备:书包、文具盒 、直尺、三角尺、削好的HB铅笔至少6支、橡皮数块(没有图案的)。不带刨笔刀、小刀、剪刀等危险物品到校。(老师课上需要,会另行通知。)学习用品应以简单实用为主,包书纸最好为透明塑料皮,上面不要有什么花纹的,否则会分散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所有的文具只要实用就行,切忌玩具化、高档化。
2.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订一张日常生活安排表,将表张贴在墙上,合理安排好一天的生活。特别是下午放学之后的时间安排,可以细化一些,比如先安排做作业,然后安排什么什么,再安排什么什么,周一到周五都可以安排不一样的内容,让孩子每天有目标性地学习和生活。
3.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张贴在墙上。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抽查他检查的是否仔细,仔细的给予加星表扬,当星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兑现他的一个愿望。孩子作业时家长忌在家中看电视、打麻将或频繁地问这问那,而应该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作业。家长也应有意在一旁看书、看报,给孩子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4. 孩子上学后家长千万不要“陪读”
孩子初上学在家做功课时,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总是陪在旁边,一切准备工作由家长给做,有了困难家长马上予以解决,做作业时家长盯着,做完作业由家长检查、改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陪就不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不要“陪读”并不是说不要去关心、帮助孩子,家长的帮应首先体现在帮助孩子学会学习。例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粗心,往往不会检查作业。为了培养孩子学会检查,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学习内容出些题目自己做,让孩子当老师来改爸爸妈妈的错,而家长可以故意做错几道题,让孩子仔细检查,认真批改。这种做法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且在批改卷子的过程中就自然培养起仔细检查作业的能力。
5.学会巧妙安排时间。洗脚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早晚听。
6.如孩子生病或是其它什么情况不能来校,一定要和班主任请假。
7.教您的孩子学会应急:放学接送的衔接,当您有事不能准时来接或不能来接,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办?这也需要提前训练。
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又一新的起点,对成人和孩子都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应认真对待,但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采用科学稳妥的方法,视具体情况和孩子的个性,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培养,坚信有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您的孩子一定会坚实地迈好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