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3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3-19 来源:本站
为了迎接南京市教研室教学视导工作检查,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于2021年3月11日上午,进行了第三次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薛静老师主持,内容为:年级组精心准备一节研讨课,并推荐一名教师进行无生试讲。
首先是一年级的赵君媛老师试讲《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层层推进,层次清晰,在新授环节,设计充分让学生经历将直观的感知抽象出比较方法的过程,明确都是两位数,可以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比较大。在练习环节,设计让学生体会总结出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的数比较大。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比较大。
徐苏校长首先肯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了宝贵建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增加游戏趣味性、开放性。同时要渗透高阶思维,从易到难,学生完整经历过程。
接着,是二年级戴仔巧老师试讲《千以内数的读写》,戴老师设计以游戏引入,带着孩子复习了数位,拨珠环节,让孩子感受5个一,5个十,5个百的读法和写法。接着让孩子根据计数器图试着完成534和1000的写法读法和数的组成。在练习环节,戴老师设计学生练习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0的位置和读法的联系,进行总结。
吴敏主任特别表扬教师对于0的读法、写法教学的设计,体现了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建议复习和练习环节可以舍去一两题,保留最后的思考题,突出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年级由薛静老师试讲《混合运算》,薛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梳理数量关系,理解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对应,学会列综合算式,并能用综合算式独立解决问题。接着,薛老师设计比较环节,明确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并用对比题型加强巩固。
与会老师提出建议,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作品,通过展示综合算式的不同写法,让学生理解正确地书写格式,强化计算过程。对比习题中,不仅要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也要复习同级运算时,是从左到右计算。
四年级的王丹老师试讲《积的变化规律》。情境引入:42×5写成了42×50,能否算出正确得数,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课题。随后,开始研究一组算式,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归纳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接着,尝试找到实例验证规律,并进行班级汇报交流,从而验证规律。此时,回到开头的问题,42×5=210,42×50的积等于210×10,也就是2100。最后,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试讲结束,吴敏主任进行指导,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注重板书的设计。第二:注重同学合作,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发现规律。第三:准备学习单,合理设计,做好铺垫,让学生能够发现并归纳出规律。第四: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所起伏,突出不同层次。将积不变的所有类型尽可能涉及,帮助学生灵活学习掌握知识。
接着,由五年级的程阳老师试讲《质数和合数》。问题引入,请学生写出1-10这些数的因数,并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分类,从而引出质数和和数的概念。并且强调出:1既不是因数,也不是和数。教师介绍在非0自然数中,分为三类:1,质数,和数。接下来,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这些概念。然后,学生制作1-50的质数表。随后判断一些数是合数还是质数,最后灵活运动,根据条件,找到相应的数。
有老师补充:引入时,可以出示根据奇数和偶数分类画出的非零自然数集合图,以便和新课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次教研活动,全体数学老师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帮助年级组的年轻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的深度。这既是对年轻教师的激励,也是对教研组的提升,祝愿我们的数学教研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