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7-05 来源:本站
|
家校沟通 共筑智慧颐小 ——记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二年级家长会 天空阴沉沉的,不见阳光。这却并未阻挡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家校沟通的热情。 4月14日下午1点半,来自颐小二年级学生的家长齐聚报告厅,参加本学期的家长会。本次会议内容包括:学习手机银行卡缴费、微型课观摩、颐和讲堂和校长对我说。 信息时代,家校沟通也应智慧起来。首先,来自建设银行的孙经理通过PPT向家长演示如何通过手机平台快速便捷缴费:查找缴费学校,查询缴费信息,完成缴费。 其次,苏教版教材编委王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微型课。她以游戏形式导入,通过把汉字宝宝送回家,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清楚。接着,她出示一幅图画,鼓励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角度出发,把图画内容说完整。除此以外,王老师还给学生几组词串,来搭建表达支架。两段话写完了,王老师不忘引导学生发现段落结构特点,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 接下来,原南京市教研室主任汪笑梅老师发表关于《语文,主导发展的关键能力》的报告。她首先指出语文的关键能力是读、写和说。在辅助孩子的习作上要做到:低起点、高推进、见序列。她主张为孩子搭建习作的支架,获得习作成功的喜悦。其中,她以“我可以写谁(动物类)”习作为起点,引导学生从朝夕相处的,有过一面之缘的和时有交往的动物中去选择。关注儿童的习作语言,是小学阶段应该做的事。
最后,是我们的“校长时间”。刘晓红校长引用BBC广播公司对数位孩子长达56年的跟踪报道说明道理。上层的孩子早早学会阅读《泰晤士报》;而从小打架的孩子则经历早婚、失业、领政府救济金维持生活;三姐妹中,乐观的女士保持微笑,常常抱怨的女士则过早衰老。家庭教育具有个别性和终身性,它影响孩子的一生。她鼓励家长从品德上,关注性格;从学习上,重视习惯。徐校长接过话筒,他从依法办学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向家长解读国家课程和弹性离校。同时,他以亲身经历,深切地告诉家长:陪伴孩子是一件值得珍惜的大事!
学校教育具有普遍性,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二者相融,能够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相信颐小园,在家校共育方面,一定会更加智慧高效! (文/祁晓燕 图/刘晓红 曹晖 陈伟 窦仁磊 祁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