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08 来源:本站
告别五一小长假,正逢春走夏初的清新时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九次校本主题研修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赵君媛老师带来的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赵老师先通过口算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梳理。接着,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的重点在进位上,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满10进1”是一个教学难点。赵老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揭示算法,为学生很好的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供了保障。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明确、层次清晰,尤其最后一题“自己设计两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一道进位,一道不进位”,更是体现出了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一直以来研究的主题——高阶思维。相信我们的孩子长期在此环境下学习,思维定会一步步进阶。
第二节课是由林思思老师带来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相比较加法来说,减法是逆向思维,稍有难度。为了突破一个个教学难点,林老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儿童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操作中尝试,在尝试中比较,在比较中选择,不断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林老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预设。因此,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林老师能从容的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详细地教学讲解。
两节精彩的课让颐小数学组的老师们听得如痴如醉。两节课后,全体数学老师围绕“以问题驱动,育高阶思维”为主题,进行评课。在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的基础上,其他教师也分别提出了特别中肯的意见。聂怀媛老师建议“对于学生,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曼曼老师认为“在某一问题上教师可以再细致一些,引导学生尽可能回答完整,从小培养回答问题的规范性。”杨莹老师的建议是“利用小棒探究算理即动手实践环节,可以再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出算理。”陈洁老师建议“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最后,吴敏主任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关注的是课堂纪律。当课堂纪律出现异样时,该停就停,适当整顿。其次,对于动手实践环节一定不能浮于表面,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次操作所表示的意义。最后,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