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养正颐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记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青年教师教学案例分享会

浏览数量:160     作者: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27      来源:本站

【养正颐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记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数学组青年教师教学案例分享会

春风化雨滋养着干涸的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春雨的滋润教师专业发展也离不开教科研的学习423日,南京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十余位青年教师齐聚名师,进行了一次教学案例学习分享会。本次分享紧扣问题驱动,高阶思维”的主题各位青年教师针对近期学习的教学案例教育论文进行学习分享每位老师精心准备分享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此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能汲取知识的养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1622091634(1).jpg

       

本次活动由陈洁老师主持迈皋桥中心小学汪元贵特级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吴敏主任全程参与活动活动前老师们抽签决定汇报顺序按顺序依次分享。

第一个与我们分享的林思思老师是从问题驱动指通过系列化的问题引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行为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体悟和理解数学学习内容的本质,培育良好的数学素养。落到教学上,就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数学教学任务,紧扣学科课程核心问题,启发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必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1622091667(1).jpg

        紧接着与我们分享的是程阳老师,她分享了宁连华教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思考一文认为思维碰撞课堂是以思维差异为资源,多维对话为载体,交互反馈为保障,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人格”的公民课堂。所谓有效学习就是要把学生头脑中正确的、不正确的,或者不全面的、不深刻的都暴露出来,经过“碰撞”,再进入学生的脑中。

然后杨莹老师《让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她认为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活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一个成功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洁老师分享《圆的认识》这一教学案例点明在教学认识圆这一课时中应抓住“定点(圆心)”“定长(半径)”两个关键要素,可以通过两个活动:一是探索套圈游戏的公平性,二是探索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来揭示圆的本质,在探索过程中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学习圆的价值,让学生在问题中有话可说。

薛静老师高阶思维进行学习分享,她认为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思维活动中的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能力。相对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具有深刻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鲜明特征。

戴仔巧老师黄爱华老师大问题教学》学习分享,从为什么提出大问题教学和应设计怎样的 “大问题”这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分享关于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思想, 使其在教学思想、目标任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高效于传统教学。

潘欣欣老师分享的是黄爱华特级“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抓住什么是一周和一周有多长两个核心问题,引领学生从“形”和“量”的角度深化学生对周长本质的认识,体现了黄特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

于曼曼老师的读书分享是从储冬生特级提出“问题驱动式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黄爱华特级提出“大问题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提出主线大问题,大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能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两位特级都充分关注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空间,从而深入学习,体会数学之魅力。

聂怀媛老师的分享课题是从问题驱动式教学要注重目标统领,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引领教学环节的目标性问题,还行注重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活动探究,引领儿童进行“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吴主任分别给每位老师的分享做出了点评:各位青年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经验积累也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每位青年教师都应该有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明确目标行动起来不负年华



栖霞教育之家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